拍摄照片时,光线特别重要。根据天气和时间段的不同,光线的强度、氛围会有所差异。受其影响,照片的表达也会发生变化。事先掌握了光线的特点,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扬长避短,拓宽利用照片表达的范围。
什么样的天气适合摄影呢?
“晴天”的时候,特别是那种被称作“大晴天”的晴朗无云天气适合拍摄飞翔的野生鸟类。但是,有时光线太强会产生重阴影,很难拍摄。另一方面,适当柔和的“多云”光可以说是最适合摄影的光。此外,根据时间段的不同,光的氛围也完全不同。清晨的光、白天的光、日落时的光……。让我们一边思考着我想拍什么样的照片,或者能拍什么样的照片,一边进行拍摄吧。
根据阴天情况的不同,阴天的快门速度会比晴天慢,对比度下降。因此,那种“硬光”的感觉变弱,可以进行柔和的描绘。
这一天,普通翠鸟悠闲地长时间停在樱花的枝头上。只是,背景杂乱无章令人伤脑筋,于是我移动了一下,正好找到了一个森林形成漆黑影子的地方。多亏了阴天,让我在充分利用翠鸟美丽的羽毛颜色的同时,能够拍摄出翠鸟清晰突出的照片。
雨后的阴天,即所谓的灰暗的阴天。我前面写过,利用阴天的光线可以进行柔和的描绘,但是在以阴天为背景的情况下,如果是自动曝光的话,被摄体会变得比晴朗的蓝天时更暗。这是因为光线太柔和,鸟没有反射光(如果是白色鸟的话,多少还能挽回一点)。因此,虽然 +1 曝光补偿值对于蓝天来说恰到好处,但如果想突出鸟的羽毛的花纹,则需要 +2 到 +3,这会使天空完全变白。您不愿意这样的话,只有挪动一下位置,寻找背景中有山脉等的地方。
高云天不是指太阳被云层完全遮挡住看不见了的那种阴天,而是太阳光被薄薄的云层弱化,介于可以隐约形成影子的晴天和阴天之间的状态。当然,光线虽说被弱化了,但是顺光、逆光、侧光这些光的角度还是会影响到照片的风格。
能轻微出现阴影这种程度的光线不仅柔和、不容易出阴影,而且还能把鸟身体的颜色美丽地展现出来。某种意义上讲,这种光线最适合摄影,这张照片也是在这样的光线下拍摄的。在恰到好处的光线下,眼睛中既有眼神光,同时还有合适的对比度,照了一张三道眉草鹀的美丽照片。
阴影如同阴天一样,由于光线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身体上,虽然对比度会下降,但可以拍出美丽的照片。但是,在森林等黑暗的地方,快门速度会变慢,因此要注意手的抖动。如果需要,请提高 ISO 感光度来应对。
那是一个晴天,正好红腹灰雀来吃食的地方位于了大树阴影之中。从照片中可以看出,背景中有晴天的太阳光射入。由于太阳光射入的背景和红腹灰雀之间有一定的距离,所以没有形成较强的反差,如果它们距离很近,摄影就会变得非常困难。使用自动模式拍摄的话,红腹灰雀会完全变黑,而当应用曝光补偿时,周围环境会完全变白,从而导致照片缺乏氛围。可以说比较暗的背景更适合拍摄。
赤翡翠来到了森林中的饮水处。虽然森林在阴天会变暗,但与强烈的阳光照射时相比,它可以美丽地表现出身体的颜色。
日落后的光线与阴天的光线非常相似。如果将白平衡设置为自动模式进行拍摄,则可以几乎毫无问题地拍摄。但反过来,日落后的气氛很难捕捉到。也可以在拍摄时或显影时通过调整白平衡来改变照片的氛围。
此时,使用自动白平衡表达出了接近肉眼所见的氛围。在黑暗的条件下,因为担心手抖动,所以要提高ISO感光度,以确保较快的快门速度。另外,还需要注意的是,过分地调亮会丢失日落时的氛围。
天黑了,结束拍摄,开始移动。这时,发现一只金雕落在路边的树枝顶上。急忙跑来跑去寻找能与月亮同框的地方,终于在能让月亮勉强进入画面的地方拍了这张照片。因为想突出月亮的亮度,所以把金雕拍成了剪影。虽然太阳落山了,但并非阴天,所以表现出了天空的清澈度。白平衡设置为日光模式。
鲜红色的日落和日出的照片充满戏剧性,令人印象深刻。如果这样的照片中出现了身体花纹清晰可见的野生鸟类的话,则表示要么使用闪光灯等提供了辅助光,要么在图像中只合成或处理了鸟类的部分。
如果以强光为背景的话,基本上会成为剪影。剪影完全是黑色的是可以的,所以要避免强行使用曝光补偿来凸显身体的花纹,从而破坏了照片的质量。另外,进行对焦时,把焦点对准鸟的轮廓就可以了。
作为注意事项,在取景器中加入大太阳进行拍摄时,绝对不要直视太阳。在取景器中感到耀眼的时候一定要闭上眼睛。
麦子的嫩芽在逆光下闪闪发光。美丽的线条排列着,仅凭这一点就能成为风景照片。在那片田地里发现了一只黑鸢。通常情况下,我会靠近把它拍得更大,但在这种风景中,即使小也足够了。为此,我在构图时尽量将麦子的嫩芽纵向放置,以便能让它们在透射光的照耀下泛出美丽的光芒,并在闪亮的线条上排列了黑鸢的剪影。
在拍摄白额雁的过程中,早上的起飞和傍晚的入巢是拍摄的最大乐趣。当太阳没有进入云层后面时,无论是朝阳还是夕阳,通常都太强烈而无法将其纳入画面中进行拍摄。但是如果有薄云的话,不仅会变红,还可以用超长焦镜头把太阳拍的很大。因为机会非常难得,所以每次都是一边祈祷一边拍摄,但是这次运气很好,拍到了大雁群从太阳中间通过的瞬间。采用的是手动曝光,在太阳旁边进行测光,并且设置成白额雁的剪影(变黑),让太阳周围的颜色看起来很漂亮。
在太阳还发出强光的时间段里,白额雁群开始了在宫岛沼泽上空的飞翔。因为白额雁沿着恰好的路线飞过来了,所以使用了连拍。在通常的拍摄中,为了不变成剪影,需要进行曝光补偿。但是在这样的场景中,只有变成剪影才能有气氛,所以这次尝试用手动曝光进行了拍摄。
在这个场景中,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绝对不要直接看进入取景器的太阳。用超长焦镜头直视太阳,无论是早晨还是傍晚的阳光,都会伤害你的眼睛,所以在你感觉到刺眼之前就闭上眼睛,对焦就交给相机来完成吧。
数码相机有一种功能,可以根据光源的颜色使白色的东西显示为白色,这就是“白平衡”(WB)。
光源中有一种叫做色温的东西,实际上它看起来有时会偏红,有时会偏蓝。色温是指光源的色调,以数值表示光的颜色(单位为K=开尔文)。例如,太阳光是5200K,但如果是2000~3000K的话,被摄体的颜色会增加红色,因此相机端会尝试增加蓝色,以保持白色。相反,如果是7000~8000K的话,被摄体的颜色会增加蓝色,因此相机端会尝试增加红色,以保持白色。
通过改变白平衡,如果设定为“阴天”模式的话可以在阴天的野外,“日光”模式的话可以在晴天的野外,“白色荧光灯”模式的话可以在荧光灯的灯光下,“钨丝灯”模式的话可以在灯泡的灯光下,拍摄成接近自然色的颜色。通常,即使使用“自动”模式也没有问题,但由于白平衡会极大地影响作品的氛围,自动白平衡模式并不总是最佳选择,这点需要注意。
总之,不能断言自动=失败少=成功。现在,让我们以拍摄的雪山和雷鸟的照片为例,比较一下白平衡的差异吧。(拍摄的时间是日落后)您更喜欢哪种白平衡呢?